AI 时代的断舍离:你的「稍后读」清单该扔了|Digital Explorer#067
再见了,「稍后读」。

Editor’s Note
今天是 2025 年 7 月 4 日,您正在阅读的是第 67 期 Digital Explorer。
这一期,我们将探讨一个你可能从未深入思考过的问题:为什么你的「稍后读」清单总是在膨胀,而你却越来越不想打开它?
打开你的 Pocket 或 Instapaper,看看那个数字––是 47?347?还是 1,247?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里可能躺着数百篇「总有一天会读」的文章,它们像数字时代的未读邮件一样,默默制造着焦虑。
但这一切,即将在四天后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句点。
7 月 8 日,定义了「稍后读」品类的 Pocket 将正式关闭。Mozilla 给出的理由很直接:「人们在网络上保存和消费内容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演变。」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业务调整,而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为什么一个如此成功的产品会突然消失?更重要的是,这对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
在这篇深度分析中,我们发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真相: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我们的「意志力不够」,而在于「稍后读」这个行为本身,在 AI 时代已经过时了。
当 AI 可以在 1 分钟内帮你获得一篇文章 90% 的核心价值时,再花 30 分钟去追求剩余的 10%,就从必需品变成了奢侈品。我们与信息的关系,正在从「图书馆模式」转向「炼金术模式」––从静态存储转向动态计算。
这篇文章将帮你:
- 理解「稍后读」工具消亡背后的深层原因
- 掌握 AI 时代全新的信息处理范式
- 获得一套可执行的「2025 版信息处理流」
- 从「信息收藏家」进化为「思想建筑师」
作为 Dailyio 的免费读者,你已经感受到了我们不同于其他科技媒体的视角。我们不仅关注工具的使用技巧,更关注技术变革背后的本质规律,以及它们如何重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在 AI 重塑一切的时代,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工具推荐,更需要系统化的思考框架。
如果你希望获得更多这样的洞察,欢迎成为 Dailyio Plus 或 Premium 会员:
- 🔹 Digital Explorer(每周)- 为你发现最前沿的数字工具和工作流,特别关注 AI 如何改变职场工作
- 🔹 AI Picks(每周)- 为你梳理全球 AI 产业的关键动态,用最简洁的方式掌握行业脉搏
- 🔹 AI Insider(每周,Premium 专属)- 提供更深度的行业分析,从计算、市场、产品应用等多维度解读 AI 发展
- 🔹 Deep Reading(每周,Premium 专属)- 从上千篇文章中筛选出最值得深度阅读的内容,为你构建理解世界的新窗口
Plus 会员可获得: Digital Explorer + AI Picks,每月仅需 ¥39
Premium 会员可获得: 全部专栏 +一对一在线咨询,每月仅需 ¥99
Lifetime 会员: 一次性支付,终身享受所有内容更新以及专属社群
立即成为 Plus 会员 | 了解 Premium 会员权益
请打开你的 Pocket 或 Instapaper 或其他标榜「稍后读」的应用。如果那个数字是两位数,你堪称自律典范;如果是三位数,欢迎加入大多数人的行列;如果超过了四位数,那么恭喜,你拥有了一座个人专属的、积满灰尘的「信息纪念碑」。
我们都熟悉那种感觉:怀着对知识的虔诚,将一篇篇深度长文、一份份行业报告投喂进去,仿佛存入的不是链接,而是未来的智慧。但现实是,这些链接静静躺在那里,从「待读」变成了「待忘」,最终汇成一条「阅读负罪感」的河流,在我们每次打开应用时无声地流淌。
长久以来,我们总将此归咎于自身的懒惰或意志力薄弱。但如果,这根本不是你的错呢?如果问题不在于我们,而在于「稍后读」这个行为本身,在今天已经过时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