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定制模板,提升大模型总结文章的效率|Digital Explorer#025

分享 6 个大模型总结文章的定制模板。

使用定制模板,提升大模型总结文章的效率|Digital Explorer#025

Editor’s Note

今天是 2024 年 3 月 18 日,您正在阅读的是第 25 期 Digital Explorer。

首先汇报一下最近这份内容产品的动态:春节后一直在优化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工作流程,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研究如何将大语言模型更多、更快地落地到具体工作流程里。由于探索工作没有完全结束,不敢冒昧在 Digital Explorer 做太多分享,所以这份内容产品的更新节奏受到影响,再次向各位致以歉意。

随着过去两周大量工作流逐步成型,接下来我会持续在 Digital Explorer 分享一系列利用大语言模型提升数字工具使用的教程和方法论,包括但不限于内容消费、加工与创造的场景,同时 Digital Explorer 也会进一步拓展大模型内容的选题范围,通过梳理、盘点更多适用于开发者、普通用户的大模型产品,为各位了解、使用大模型工具提供最新参考。

本期 Digital Explorer ,我会首先分享对于大模型总结文章的一些思考,不同类型的文章需要不同的模板,我逐个「定制」了不同类型文章的总结模板,首批分享 6 个定制模板。

「工具箱」部分,我将进一步介绍 OpenRouter 之于开发者和普通用户的价值,同时还会推荐几个开箱即用调用 OpenRouter API 的应用。

接下来,欢迎和我一起探索关于数字工具的所有可能。


大模型·流程

为什么你应该使用文章总结模板?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文本阅读。去年随着大模型的兴起,我尝试使用 ChatGPT 等大模型总结文章要点,但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问题很多:

  • 单一提示词——诸如「总结xxx」——无法应对不同类型的文章类型,比如读者对于新闻类内容与评论内容的关注点是不同的,读者对这两类内容所需要的总结方式也应该有所差异;
  • 每个人的需求也不一致,笼统的提示词,就像上文提到的「总结xxx」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就我日常的阅读工作流程而言,我需要阅读多种类型的内容,对不同类型内容的需求也不一样:

  • 新闻:我希望快速知道发生了什么、涉及哪些人(公司)、接下来还会有哪些发展的可能;
  • 评论:我需要知道观点、论据有哪些,以及论证方法是什么;
  • 科技领域的长篇报道:这类内容往往从一个很小的切入点入手,然后逐层扩展,涉及非常多的人、事,并在一个主线下进行串连;
  • 人物特写类的报道:以特定人物为观察视角,构建起多维度的叙事逻辑,我需要理解这些故事与该特定人物之间的关系;
  • 访谈或播客内容(脚本):这类一对一的访谈内容有非常多的细节展示,我需要快速了解被采访者的主要观点(决策),以及支撑这些观点(决策)背后的想法是什么。

上述仅仅是我的笼统整理,即便这样,你也会发现,不同类型的文本,其侧重点各有不同,而且即便是同一个主题(比如某个新闻事件),不同的叙事框架,也会给读者呈现不同的观感,这个话题太大,不再展开。

沿着这个思路,我开始逐个「定制」不同类型文章的总结模板,以「科技领域长篇报道」为例,正如上文所言,这类文章的细节很多,我尝试设计了一组模板,让大模型在总结这类文章的时候进行「填空」,下图是该模板的部分截图(原文太长):

img

利用这个模板,我可以快速了解这篇长文的主要话题、案例、各方观点、相关数据以及行业趋势,方便我后续的处理流程。

目前,我已经整理了多个总结模板,涵盖多个不同类型:

img

基于上述模板,我现在阅读的流程是:

  • 简单浏览一篇文章,确定文章类型和所需的总结模板;
  • 打开大模型应用,调用或粘贴该总结模板,配合文章进行总结;
  • 阅读总结,并决定后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