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的豪赌:《赌徒》中孙正义的身份悖论与商业争议|Deep Reading#191

一部关于身份、赌注与重生的史诗。

局外人的豪赌:《赌徒》中孙正义的身份悖论与商业争议|Deep Reading#191
(图片由 Recraft 生成)

Editor’s Note

今天是 2025 年 5 月 18 日,您正在阅读的是第 191 期 Deep Reading。

「Deep Reading」专栏的边界正在悄然扩张,比如我们将不定期为读者推荐那些足以改变思维方式的重量级图书。

在算法推送十几秒短视频的时代,一本好书是最奢侈也最必要的反叛。它让我们暂时脱离信息洪流,沉浸到一个被充分思考过的完整世界中。

这期专栏我选择的是孙正义的新传记 Gambling Man(《赌徒》),将以 2000 字的篇幅勾勒这本书的脉络与要点,你会发现,这不是普通的商业传记,而是一部关于身份、赌注与重生的史诗。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这位将千亿美元押在未来的「赌徒」,究竟凭什么敢于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时宣称「胜利只是时间问题」?他对阿里巴巴的投资如何从 2000 万美元变成了 600 亿美元的传奇?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在日朝鲜人,他如何将自己的边缘身份转化为颠覆整个商业世界的力量?

「More Reading, Less Junk」,欢迎与我一起探索这位现代「赌徒」的惊人旅程——无论你是想了解技术投资的奥秘,还是好奇一个异乡人如何重新定义成功的规则。

本期内容为 Dailyio Premium 会员专属内容。

Deep Reading 每周为你精选全球最有洞见的文章、书籍和思想,聚焦人与机器的关系、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以及未来生活的可能性。我们从上千篇英文原文中筛选出最具启发性的内容,配以编辑深度解读,帮你建立对技术变革的系统性理解。

点击这里获取精彩内容试读。

文末还有彩蛋,不要错过。


《金融时报》资深编辑 Lionel Barber 为孙正义(Masayoshi Son)所作的传记,开篇便将这位软银集团的缔造者掷入 2000 年 2 月东京 Velfarre 迪斯科舞厅那场互联网泡沫顶点的狂欢,这个开篇也为整个故事定下了基调。

书名 Gambling Man(中文可译为《赌徒》(亚马逊 Kindle 书店、2025 年出版),为了表达方便,本文选择中文指代这本书)赫然醒目,既像是对主人公毕生事业风险偏好的精准概括,也隐约暗示了一种东方文化语境中更为复杂的意涵。

img

赌,在东亚的集体潜意识里,从来不全然是冰冷概率的游戏,它往往与命运、天意、甚至某种萨满式的决断力纠缠不清。Lionel Barber 显然捕捉到了这一点,尽管他更多时候还是将孙正义置于洛克菲勒或乔布斯式的西方商业巨头的谱系中加以衡量——扉页上引述的非虚构作家 Evan Osnos 的赞誉,便将此书与切尔诺的《洛克菲勒传》及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相提并论,这无疑为 Lionel Barber 的叙事设定了一个极高的标杆。

但孙正义的「赌」,其底色或许并非纯然来自硅谷式的「破坏性创新」或华尔街式的资本腾挪,而是更深地植根于其个人经历的边缘性与家族史的漂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