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加速企业市场扩张、英伟达开放生态「求生」、传统媒体版权战中寻出路|AI Picks #003
AI 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从 OpenAI 到英伟达,再到内容行业,本期带你看清三大趋势。

Editor’s Note
欢迎来到本周的 AI Picks。
本期我们选择的三个话题,看似独立,实则共同指向一个关键问题:当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OpenAI 在企业市场攻城略地,但多数公司的 AI 投资仍未见效;英伟达被迫开放生态「自救」,全球 AI 基建竞赛愈演愈烈;媒体行业在版权战中寻找与 AI 共存的新路径。
这些变化不只是技术新闻,它们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方式、商业逻辑以及信息获取习惯。如果你想理解这些变化背后的逻辑,把握其中的机遇与挑战,这封邮件就是为你而写。
OpenAI 企业市场领跑,AI 落地仍是一场马拉松
OpenAI 正在企业市场建立压倒性优势,但大多数公司的 AI 投资仍未见实效。

速览
- OpenAI 企业用户占比从 1 月的 18.9% 飙升至 4 月的 32.4%,竞争对手 Anthropic 仅为 8%
- IBM 调查显示,仅 25% 的企业 AI 项目实现预期投资回报,64% 的公司因「害怕错过」而匆忙上马 AI 项目
- 麦肯锡、BCG 等顶级咨询公司率先在内部大规模部署 AI 工具,成为企业 AI 应用的「试验田」
- OpenAI 发布七家前沿公司使用 AI 的案例,展示成功落地 AI 的关键在于实验性思维和系统化评估
看点
这组数据反映出当前企业 AI 市场的核心矛盾:一方面是 OpenAI 等头部厂商快速圈地,另一方面是企业用户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叫好不叫座」。
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你日常接触的企业服务——从银行理财建议到电商搜索推荐——正越来越多地依赖 AI 技术,但体验提升可能并不明显。对投资者来说,AI 企业服务市场虽然增长迅猛,但真正盈利的商业模式仍在摸索中。
解读
OpenAI 的企业市场成功源于三个因素:产品成熟度、生态完整性和先发优势。从摩根士丹利到 Klarna 的成功案例显示,OpenAI 不仅提供模型,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完整的部署方法论——从评估体系到微调策略。
但 IBM 的调查揭示了残酷现实:多数企业上马 AI 项目更多是「不想掉队」的心理驱动,而非基于清晰的商业逻辑。这解释了为什么 OpenAI 营收暴增,但企业客户满意度并不高……
欢迎阅读「AI Picks」专栏。
AI 正在改变世界,但铺天盖地的技术新闻让人应接不暇。AI Picks 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帮你快速抓住 AI 产业的重要动态,理解这些变化将如何影响你的工作、生活和未来。
每周精选 2-3 个重要事件,从新闻表层深入到背后逻辑,没有晦涩术语,只有清晰洞察。让每个关心科技发展的人,都能轻松跟上 AI 时代的步伐。
AI Picks 专为以下读者设计:
✅ 职场人士
想了解 AI 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业和工作
✅ 创业者/企业主
需要把握科技趋势,找到业务机会
✅ 投资者
希望快速了解 AI 产业动态,辅助投资决策
✅ 科技爱好者
对新技术感兴趣,但不想陷入技术细节
✅ 学生/教育工作者
关注 AI 对教育和未来职业的影响
如果你:
- 感觉被技术发展甩在后面
- 想了解 AI 但不知从何入手
- 需要可靠的信息源而非碎片化资讯
- 希望为未来做好准备
AI Picks 是你的最佳选择。